陜西網訊(通訊員 王鋒強 光鵬偉 楊興考 記者 崔登明)自今年5月4日,商洛市啟動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以來,市區、高新區各級各部門緊扣創園綠地率、綠化覆蓋率、人均公園綠地面積、街路亮燈率等核心指標,以道路綠化提升、公共區域綠化、庭院綠化及城區亮化為重點,狠抓綠化提升、街路亮化及各項任務落實,努力扮靚生態園林城市。
道路綠化彰顯城市品質。按照“盆景式、景觀式及海綿城市”建設要求,堅持“一街一景”原則,市政管理部門先后完成了民居路、民生路、民和路、民樂路、名人街、東環路、朝陽路、江濱大道東段、通信路等道路綠化提升,正在實施通江路、惠民一路、惠民二路等道路綠化提升,初步形成了喬灌花草相搭配、高中低三層植物相結合的綠化景觀格局;商州區完成了東新路等街路綜合改造提升,正在實施團結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作,有效美化了城市環境,提升了創園綠視率,達到了有樹有蔭、移步換景、步移景動的效果。
公共綠化樹立良好形象。市政管理部門、市住建部門分別實施的城區南大門迎賓大道(立交橋)綠化景觀提升、西大門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進實施;市城管局、商州區新建了文化廣場、區醫院門前2個街頭綠地,群藝廣場、西苑茗居門口2個街頭小綠地正在施工,努力打造風格迥異的街頭綠地景觀,不斷提升人均公園面積;尤其是市國土局建設的“礦石苑”公園,集中展示了全市發現的24種礦石,主題突出,特色精致,市民反響較好;丹江、蓮湖等公園正在編制綠化提升方案,積極實施增綠補綠等綠化提升工作;商州區高標準建設了西商二線連接線綠化亮化提升工程,建設面積達12.4萬㎡,已成為商洛城市建設的一張靚麗新名片。
庭院綠化營造宜居環境。商洛市借助園林式單位(居住區)創建、復審工作,全力推進各單位、各居住區庭院綠化,努力營造宜居、宜游、宜業環境,不斷提升市民工作、生活品質。商州區委、區政府、市中院、市城管局、市體育運動中心、市中心血站、二龍山水庫管理處等單位實施了拆墻透綠;市建筑勘察設計院、市林業局、市財政局等單位已實施了樓頂綠化;市文廣新局、特殊教育學校、高投公司等單位綠蔭停車場改造提升初具成效;市自來水公司、商洛學院、商洛職院及全興紫苑等市級園林式單位(居住區)復審初驗較好單位,按照市創園辦建議正在申報省級園林式單位(居住區),有力夯實創園指標基礎。
城區亮化增添都市魅力。按照“背街小巷點亮、主要街路提質、景觀工程添彩”的思路,強力推進中心城區亮化工程。市政管理部門先后安裝節能燈600余盞,開展了背街小巷點亮工程,方便群眾出行;安裝路燈235桿、高桿燈45盞,完成主要街路景觀燈改造工程,美化了城市環境;堅持“統一規劃、經濟適用”的原則,北新街、江濱大道等主要街路54家單位已完成樓體亮化工程,任務完成率達到63%,初步形成了繁華靚麗、璀璨奪目的城市夜景。此外,市水務局投資6000萬元完成了商洛市水利風景區提升工程一期亮化工程,丹江水幕燈光秀表演常態化,打造出一幅具有商洛歷史文化特色的山水畫卷,倍受市民稱贊,成為商洛又一張靚麗名片。
齊抓共管凝聚創園合力。自創園工作開展以來,9個牽頭部門和區、高新區創園辦切實履行牽頭工作責任,強化擔當,真抓實干,在做好自身創園工作同時,切實指導本系統(口)創園工作深入開展。市教育局以點帶面,抓好市特殊教育學校示范點建設,帶動整個系統穩步推進;市交通局整合交通系統宣傳資源,借助公交車內宣傳標語及出租車LED顯示屏扎實開展創園宣傳,提升了市民知曉率;市林業局結合森林城市創建,開展市樹市花評選,增強市民綠化、美化意識;市人行安排布置中省駐商單位創園工作扎實有力、成效顯著。各成員單位也高度重視,緊扣任務,狠抓創園工作落實。市規劃局對照建成區范圍,及時修訂、編制各類創園規劃;團市委開展的“爭做綠色小喇叭”、市文聯舉行的書畫攝影展等實踐活動,增強了市民環保意識,呈現了生態園林城市風采;市郵政分公司堅持綠色理念,多方籌措資金,實施樓體亮化、綠地升級改造,綠地率達到38%以上,已申報市級園林式單位。